2017年12月20日 星期三

OH卡學習心得筆記


雖然覺得OH卡很難,但還是整理一下當天學習的心得。 在OH卡的使用上,最重要的準則是「個案覺得什麼就是什麼」。 可以只使用圖案卡不用文字卡,也可以兩者都使用。 有些人對圖案卡能夠有比較多的聯想,反而文字卡一出現就被侷限了;
有些人反而覺得文字卡的出現更能精準、直接戳進內心深處。


不像塔羅牌有基本的牌義和象徵性的元素,
OH卡無論是圖案卡和文字卡都沒有任何的象徵與定義。
所以解OH卡的時候只能憑直覺、感受、心境,並與自身經驗連結,
完全沒有固定牌義與是非對錯。
整個過程只有個案自己能解讀,總之就是:
「你抽的牌只有你自己能解哦~~XD」
(雖然解讀塔羅牌也是有人完全只憑直覺不看牌義,但不管是什麼樣的解法,塔羅占卜大部分還是會給個案一些方向)

在學習之前,我的OH卡體驗是來自一個從事心理諮詢的朋友,
當時我問的是感情,抽出來的圖案卡像是是一間教室,裡面有老師、有學生(我自己的解讀),而文字卡是「丟臉」,第一時間根本看不出來這跟我的感情狀態有什麼關係,
卻也在朋友的引導之下,我漸漸發現了自己在當時那段感情的盲點,
我朋友在這過程中只有提問、不斷地問我問題,
最後我完全找到了與牌卡之間的共鳴,我整個豁然開朗,
他說:「是你自己找到答案的。」
回想起來還是覺得那是個很神奇、很有力量的過程。


解讀OH卡的時後,占卜師(?) 的功能就非常單純:陪伴與提問。 如果個案說:「這圖片裡的蛇讓我好不舒服!」
占卜師就不能說:「蛇代表蛻變,你會不舒服是因為你抗拒蛻變。」(ps. 擅自定義牌圖元素、將個案的感受自行歸因,都是解讀OH卡時要避免的)
而這時候占卜師可以問的是:「怎麼樣的不舒服?這隻蛇讓你想到了什麼嗎?」
然後再藉由個案的回覆找到線索進行其他提問,
目的是幫助個案能對自身的問題有更多、更深的了解,
最重要的是最終能夠回應到自己的問題。 無論占卜師認不認同個案所表達出的任何感受,
這些感受都沒有對或錯,無論他表達出來有多愛、多恨、多徬徨或多執著,
都不需去質疑、否定、批判當事人的情感與經驗,
我們只需要好好陪伴,他看到小丑會害怕、看到黑影會感覺到孤獨、看到狂風暴雨會平靜,都沒有錯,會有這樣的感受一定有他自己專屬的原因。
所以我們不能解牌,更避免給予建議與拯救。
尤其當我們想要拯救對方,就已經與個案失去連結,
因為我們已經把自己放在比較優越的位置了。


其實「陪伴」與「提問」看似單純,卻是我們很需要練習的,
包括平常身邊的人在跟我們傾訴煩惱的時候,我們心裡也會想:「他也太執著了吧、不愛了就分手啊、他太負面了啦、太大驚小怪了、怎麼脾氣那麼差、怎麼不反省自己、他也太偏差了吧...」
這些「批判、定義、下結論」的小聲音無時無刻都在我們的大腦裡,
但在OH卡的解讀過程中,如果我們對個案表現出這些批判,就會讓對方不敢、不願意說真心話了,因為沒有人喜歡被批評、被定義,
當個案的防衛心被築起來,就很難再有更深更開放的對談。
所以OH卡占卜師能夠有一顆開放的心,是非常重要的準備。

這其實跟我過去做過的心理諮商是一樣的,
諮商師只負責問我問題、讓我自己找到答案,
不會批判跟否定我的情緒,頂多協助我重整感受,不會告訴我要怎麼做。
所以OH卡對我來說更像是幫助自己深入內在的工具,
更是提醒我們同理心的重要性。
但最常見的狀況是,
個案無法將牌卡上的文字與圖案連結到自己的經驗,造成解讀「卡住」的狀況,
然後會說「我不知道這張牌跟我有什麼關係耶」、「我明明不是同性戀,但為什麼文字卡會出現同性戀?」
這時候占卜師也很容易跟著個案一起著急,然後加入自己對這張牌卡的看法甚至建議,但這樣做其實又打斷了個案與自身內在的連結。
但或許占卜師可以問:「你再重新看這張圖,你先注意到哪裡?哪個地方最吸引你?你對這個文字有什麼感覺呢?」
(這才是最需要下功夫的地方啊,同一張牌卡可能會需要重新看好幾次,直到他能「從心開始」為止)

之所以都讓個案自己詮釋牌義,也是因為當他在感受、表達、整理自己的經驗同時,內在的「療癒」就已經在悄悄進行了,
最後個案自己會發現「原來,我心底是這樣想的!」
對內在有了更深的覺察之後,也就獲得了新的態度與方法去看待自己原本的問題。

OH卡最輕鬆、卻也是最困難的地方就是:沒有固定牌義。
讓個案自行聯想、讓占卜者專心陪伴與引導,
這樣的互動卻也因此能開啟更多的對話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