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5月20日 星期三

蘋果日報〉靈數方程式占卜 感情相見恨晚 指數

感情的事很難說,生命中總會遇上讓你深感遺憾的對象,讓你想大喊:「要是早一點遇到他(她)就好了!」想知道自己感情相見恨晚的指數有多高嗎?來玩陳豪兒老師的靈數方程式占卜吧!
 報導╱林雅晨 圖片╱資料照片 原文:
http://www.appledaily.com.tw/appledaily/article/supplement/20150519/36557513











2015年5月19日 星期二

就讓陪伴只是陪伴



「我知道你無論說什麼都無法安慰到我,誰也無法安慰到我,但我很需要你靜靜地陪在我身邊,讓我覺得自己不孤單。」
多麼溫暖又有力道的邀請。
讓安靜也有機會展現力量。
 
我們好像習慣了有聲的陪伴,
當我們的親朋好友陷入低潮、挫敗與沉痛之際,
我們大腦的回應機制就會要我們給予回饋、建議、告訴他們該怎麼面對,或是,坦言自己的觀點,無論是支持或反對,
總之,出點聲音吧,好像什麼聲音都好。
 
當我們急於給予建議、或是急於索取安慰,
我們也就為這段關係的情誼賦予條件,
我們很有可能會藉由對方能不能安慰到自己來衡量這份情誼;也相對會藉由能不能支持到對方來衡量自己的存在價值。
當陪伴建構在語言的交易,
我們也就窄化了同理心能相伴的空間。
 
讓我們什麼都不說,
讓彼此靜下來,去感覺彼此的存在,
賦予安靜價值,賦予心擁有同理的機會,
或許陪伴就是這麼純粹,只是我們好不習慣。
 

2015年5月13日 星期三

學會接受需要的勇氣



比起學會反抗,學會接受更需要勇氣。
 
那些曾經傷害過你的人們,光聽到他的名字、想到那些人的嘴臉,湧上心頭的那一股憤怒與挫折感就讓我們好無力,「接受」談何容易?
我們當然可以選擇一輩子都不去接受這個人,
如果可以,我們大可讓彼此的生命各自獨立、遠離彼此的生活圈!
只是有一天你會發現,生活的另外一邊又有另一個人以類似的姿態進入你的生命,他們都一樣會踐踏你的自尊、控制你的人生、以詆毀造謠、無視或背叛等路數對待你,

他們讓你覺得自己好像很沒用、失去自信、覺得自己很沒有價值,
他們茁壯了你的自卑感。
為了不讓自己有這樣的負面感受,你勢必再起「反抗」,

把門關起來不讓他們進來、或是再度遠離。
只是,當我們讓自己的人生變成一場一場的對抗與逃亡,
我們的心最後會變成什麼樣子呢?
 
之前說過,潛意識會幫助我們找人來「跟我們作對」,
這些你想要反抗的人,你會想問他們:「為什麼要這樣對我?」
我們之所以反抗,都是因為他們讓我們覺得自己不夠好、不被愛,
但要去接受自己不夠好、不被愛的事實,是很痛苦的,
我們的「意識」會先去否定這種不舒服的感覺,「怎麼可能?我那麼努力!他在說什麼鬼話?他怎麼可以這樣做?這種人根本沒資格說我!這種人都去死吧!」迸出類似這樣的台詞來保護自己,反抗此就開始了,畢竟意識最擅長的,就是把問題全部都丟給別人,讓自己的心「暫時」好過一些。
 
但透過這樣的憤怒,
或許我們可以問問自己是用什麼標準怎麼衡量自己的?
是不是我非得要成為對方的期待,才覺得自己夠好、值得被肯定與被愛?
也相對地,是不是對方也必須要達到我的期待,我才覺得對方夠好、才願意給予肯定、才覺得對方有資格被愛呢?
 
接受一個人,
不代表要變成他;

不代表要去滿足他
不代表要任由他擺佈
不代表要無怨無悔地付出
不代表要去承擔不屬於你的責任
不代表要去扮演他希望你擔任的角色。
這樣的「接受」最需要勇氣是:
「我是否不再期待他必須成為我的期待?」


如果我們講到過去那些不愉快,
無論是傷害、背叛過我們的前情人、讓我們感到挫敗的父母、讓你失望的朋友,
當我們描述起這些人曾經對你做過的一切,內在並不會出現強烈的情緒起伏、不會把一切的錯都推到他們身上、再次碰到面也不再這麼地憤恨不平,
那麼,我們除了開始「接受這個人」之外,也開始學會「接受自己」了。
 
所以,學會去接受,也是讓自己獨立的啟程,
當我們接受對方有自己的生命道路要走、沒有義務要讓我們「覺得自己很好」的時候,剩下的,就是自己的事情了。
接受對方無法滿足自己的期待,
也接受自己無法成全對方的期待,
進而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吧。
 
他有自己的課題、有自己的生存方式、有自己面對感受與情緒反應的模式,
如果你願意接受對方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,而不再期待彼此要去滿足彼此時,
那麼,你也就能接受自己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完整存在。



2015年5月7日 星期四

【五月一號】青春的情書,是昨日來不及唱完的歌



「人可以回去原來的地方,但怎麼也回不去原來的時光。」

在【五月一號】裡的每個學生,都是我們曾有過的青春面孔。比起成年後的主角在各種壓力下表現得淡然無味,這些年輕角色的直率、在情緒上的精準詮釋,反而讓我們看清楚了愛的輪廓。
 
石知田角色的任務,看似就只是盡情耍帥與放電,尤其「桌咚」那一段根本電死人不負責,但耍帥卻能如此霸氣又兼具質感、同時又演活了青春的血氣,石知田堅毅的眼神與舉手投足間散發出的鋒芒,成功地為林克銘這角色注入了成熟的魅力。

無法保護想保護的人、對愛的憧憬像是泡沫般被戳破的那一瞬間,壓抑的眼淚爆發的那一幕哭戲,那一雙原本看似無畏的眼神,在濕潤的淚水下讓我們發現另一個林克銘,他反映著我們青春的叛逆,以及在那一副無所謂的外表下,企圖掩蓋害怕、懵懂,與渴望擁抱的17歲年華。


程予希飾演過去的小王蕾(年輕的賈靜雯),羞澀、單純,是個不肯回頭的少女;她也飾演現代的沈亦白(賈靜雯的女兒),青春洋溢、清新脫俗,內心卻埋藏著對大人世界的不解、對愛的種種疑惑。這兩個不同時空背景的女孩,呈現出共同的甜美、若有所思時所散發出的深度內涵,對愛情,她們既期待又怕受傷害。

不同的是,小王蕾對林克銘的追求欲拒還迎,害羞得像是不懂得如何表達愛與接受愛。他們的互動像是小時候我們用湯匙舀起麥芽糖,因為麥芽糖太過黏稠,湯匙只能舀起一小口,但每一口都能甜進我們的心坎裡。反觀她長大後的「女兒」沈亦白,在現代的時空背景下,她的愛情被賦予了許多外界壓力,沒有浪漫的老歌伴奏、沒有情書、沒有男孩的大膽示愛,反而更添增了父母的婚姻問題、對家人的擔憂、與摯友間的複雜關係,讓看似自由的青春年代,埋藏著抑鬱的戲劇性張力。



程予希將王蕾年少時的清純害羞、不善表達、扭捏時又帶點懼怕的神情,揣摩得恰如其分;與沈亦白率真的外表下蘊藏的感情糾結,更詮釋得出神入化。這兩個角色的差異性,明顯讓我們看見現代的愛已經難以純粹,取而代之的是外在誘惑、壓力與考驗,不像40年前的王蕾,只要擔心自己喜不喜歡與怎麼表達愛,然後被帥哥桌咚。
最令人驚艷的是程予希一人分飾兩角的實力,讓人一度以為兩個角色是不同的演員。尤其在沈亦白的內心世界徹底瓦解的那一天、在房間潰堤的那一幕,足以讓人雞皮疙瘩掉滿地。

其他「綠葉」的精湛演出甚至遠壓過大人演員的光采。鄭暐達完全演活了含情脈脈的呆頭鵝一角,他展現的是現代青春難得可貴的天真;邵雨薇飾演女主角的摯友,看似不相信愛情的她,卻在傷害與被傷害的過程中重新看見了自己對愛的渴求;楊又穎飾演的蔡桃桂,大喇喇地罵髒話、無厘頭的言行舉止,鮮活了整部戲的氛圍,雖然她的戲份不多,卻儼然是個無可取代的歡樂製造機。看到她出現的每一幕不免感傷,希望她也已經成為了快樂的天使,在另一個世界繼續散播歡笑。



青春的單純無畏,讓這些年輕演員的實力多能亮麗嶄現。大人的演技就顯得收斂過多,相形之下,他們的戲份都沒有讓人印象深刻之處。年少輕狂與血氣方剛,長大到了現代,難掩憔悴與落寞。

即使是電影,周格泰依然保有那純淨、明亮、輕柔的MV式拍攝風格,搭配上與陽光、綠葉、花、雨水共舞的學生們,讓【五月一號】整部戲顯得生意盎然,青春的躁動也變得唯美浪漫。就像電影的主題曲"First of May"裡面兩小無猜的純愛,到了長大之後,情書變成埋在心裡面那一首悠長的詩歌。





蘋果日報〉靈數骰子占卜 測三拋族

中國網路用語「三拋族」,意指放棄戀愛、結婚、生育三件事情的人,他們有可能是經濟壓力導致不敢談戀愛,也不敢結婚,更不敢生孩子,想知道你的三拋族指數有多高嗎?快來玩陳豪兒老師的靈數骰子占卜吧! 
報導╱張家瑋 圖片╱資料照片 原文:
http://www.appledaily.com.tw/appledaily/article/supplement/20150507/3653606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