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11月26日 星期一

爹地,別再介紹工作給我。



因為待業了一段時間,

從一開始心急如焚地要人安慰:「不要急啦,又不是沒人要你!是你不想要。所以慢慢來吧!」
到現階段的超然淡定讓人擔心:「怎麼你好像完全不擔心工作耶!你要一直這樣下去嗎?」
結果最讓我擔心的事情終於發生了,不是餬口,也不是被同儕鄙視,而是────
我爸爸要介紹工作給我了。


我原本以為,我對於「家人介紹工作給我」是基於自尊的排斥,但好像不是麼一回事。
這種排斥感跟工作本身無關,也不完全是不值錢的自尊心作祟,
而是從少年時期就種下的某種心結。



「我聽你媽說你想要做文字工作。剛好我認識那個中天電視的○○○ (顯示為高階主管),還有東森新聞的●●● (顯示為高階主管)。改天帶你去參觀參觀,看有沒有文字記者的缺。」

經營機車行的老爸因為投資其他副業的關係常到警察局喝茶作客 (是真的純喝茶作客),因緣際會認識了很多跑社會線的記者大哥,也透過他們介紹結拜了幾位在新聞界非常有影響力的高階長官。


其實我完全不care他到底認識誰。就算他與總統先生稱兄道弟,也乾我屁事。


「其實也沒關係啦,我比較想要做跟雜誌或是報紙有關的文字工作。」我說。


「你不一定要去做啊!至少先看看,他們公司可不是一般人都可以入內參觀的。那些長官我也打過招呼了,他們說隨時可以去逛逛。」


嘖嘖。


過去的我認為透過家人介紹工作是很丟臉的一件事,

那些透過家庭關係而進入某間公司的人常常被講閒話如「他是找不到工作嗎?」、「他根本沒有能力、只是空有關係罷了」、「這種人一生有靠山不用上班也沒差啊」等等,再難聽的可能都有。
我必須說,我對這些透過家庭關係得到工作的人沒有意見,我只是陳述這樣的職場現象。
再加上,某電腦補習班也曾經拍過一支廣告反諷透過關係找工作的求職者:




如果主管本身與你的家人關係又特別密切,那就更有壓力了。

你在公司的一舉一動都會被放大,家人也會透過任何管道輕易得知你的表現與學習狀況。
這對某些人來說是非常有壓力的一件事。

我老爸很喜歡強調「關係、人脈」的重要,我認同這點,

但他用他的社會歷練和能力交換來的人脈關係,這些都與我無關。
我就算要靠人脈關係找到工作,也是要用我累積的人脈去交換,而不是透過原生家庭── 一出生就既定的關係 ──所給予的人脈。

其實以上,都是我給自己包裝的藉口。


會有這些藉口都是為了包裝這個心結──


「我對爸爸當初丟下媽媽的情緒棄而不顧,我難以釋懷。」


一提到現今我媽媽對我的依附,以及她呈現出許多在外人看來瘋狂、揮霍與任性的等等行徑,大部分的人都會站在我爸爸的「理智」這邊。這點我也非常能夠體諒。但由於我從14、15歲甚至更早之前就看見了這一切,為什麼我會比較替我母親著想,我現在想起來也是因為這些過去。


在我國二那一年,媽媽得了心悸,憂鬱症也隨後附贈。

是跟爸爸有關的吧?那些年,我對爸爸的印象只有「他在工作」,
說是為了給家人更好的生活,高中之前我沒什麼印象在家看過他。
媽媽在發病之前也身兼機車行老闆娘與家庭主婦的工作,
老公、爸爸的位置常常空在家中,但她最終也需要一個情緒出口與生活瑣事分享的管道,
她從那時候就好孤單。
身為長子的我什麼也不懂,也給不了任何建議,但能做的就是傾聽與陪伴。

當時不懂什麼是恨,什麼是心結,更不可能懂家族排序。

現在想想,那些都不要懂,會不會比較快樂?

一直到媽媽發病那段時間的某日,

因為身體狀況加上憂鬱症發作,她大罵我不肖子,
然後,我逃家,我媽媽昏倒,我爸爸請少年隊來家裡,我回家。
這過程不到12小時。

「你為什麼要逃家?」

「因為我壓力很大。」國中二年級的我這麼說。


「你這樣叫壓力大?你不知道我在店裡要管幾個師傅?我要付他們薪水、我要管他們、我要教他們、他們的家庭都要我來養!那才叫壓力!你這樣還敢說你壓力大?」


我默默點頭。這段對話在我心中就種下了這個「結」了。


爸爸好辛苦,他有好多壓力要解決,有好多家庭需要他養。


媽媽出院後到現在已經過了至少十年。

我接下了身為丈夫應該做的情緒分擔的義務,約略3650天。
我不是說身為兒子就不該分擔父母的情緒,畢竟一家人還是在同一艘船上,
我只是不明白,既然當初媽媽的情緒問題是出在爸爸身上,
他為什麼還能夠視若無睹地繼續專注在事業發展與個人成就?
縱使媽媽也要學習著怎麼找到適當的情緒出口,
但解鈴還須繫鈴人,我這些日子以來的陪伴並不能解決任何問題。

你們是夫妻,但你卻長期拋棄了她的情緒。


也讓我難過的是,這對夫妻倆深知這點,

但他們似乎也想讓我繼續扮演這角色,持續下去。
只因為,他們碰到問題已經無法一起溝通解決了。

「我跟你爸又吵架了,我們一起出國散散心吧。」她說。

「我跟你媽吵架了,我給你一點錢,你帶她去走走。」他說。
就這樣輪迴下去。

所以當我爸又想要透過人脈、關係,介紹工作給我的時候──

『我為什麼要成為滿足你成就感的工具?』
你跟媽媽的問題,說到底都是因為你那該死的成就感,
所以,我開始編織了許多藉口,我排斥爸爸幫我介紹的工作。

家家有本難念的經。

許多人認為,我們家最難搞的還是我媽媽的情緒問題;
但追根究柢,如果不是爸爸當初把他的問題丟給什麼都不懂的我來處理,現在我們的家庭關係也不會是這樣。
我沒有能力處理你們之間的問題。

這段故事當中有一個家族成員被忽略在外。
看著我們三個人彼此的依附,他感覺到自己不被重視、關心與被需要。
反而,他在女朋友那邊,卻能夠得到被需要的價值與認同感。

那是我弟弟。被迫選擇的事不關己。


那又是他那邊難念的經了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