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7月21日 星期一

電影句場〉【白雪公主殺人事件】媒體不需要殺人,只需要標籤你是誰就夠了。


【告白】原著小說作者湊佳苗的最新力作【白雪公主殺人事件】。故事敘述一名身材面容姣好的化妝品公司OL三木典子──遭到刺殺、焚燒慘死在風景優美的國家公園內。成天於Twitter上PO文評論拉麵店的無名製作人赤星雄治,決定利用這次機會、抓到兇嫌並能一舉成名!隨著調查,案件的種種矛頭都指向死者的同事──城野美姬,她在案發後便失去行蹤。眼看電視新聞、網路輿論等流言越來越失控,這起案件也成為了全民公審。究竟,大家口中那單純不起眼的女同事城野美姬真的是兇手嗎?她又為何痛下毒手呢?也因為死者任職的化妝品公司以高價位的「白雪」香皂為名,這起案件又被網友們稱為「白雪公主殺人事件」。



「每個人只記得對自己有利的記憶」。
 
當別人問起你的過去,你會選擇呈現什麼樣的故事?無論你的語調會是幽默輕鬆還是正經八百,我相信你會選擇訴說──過去被同學欺負、被戀人劈腿、被家人索取、被同事陷害等的那些被害經驗──絕對比起你去霸凌、陷害、背叛、索取他人的事件等還來得多許多。然而有一天,當我們訪問起你口中那些欺負你的同學、劈腿的情人、陷害你的同事等人,才發現同一個事件──從他們口中說出來的版本──跟你的完全不一樣。
 
這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:當我們對外訴說起那些回憶,會搬出一個「我是無辜的」或「我本身沒有太大問題」的版本。既然大家都是無辜的、既然大家都沒有問題,那麼,我們究竟該相信誰? 




在我們批判媒體的嗜血與非中立性的同時,也別忘了提醒自己可能也成為了這樣的媒體。我們把自己的回憶剪輯成一本故事書,書裡保留了對自身的形象有利的描述、刪除了大部分對自身形象有害的事件。我們希望大眾去相信我們的故事──也就是「我們想要被大眾看見的樣子」。然而,有關於你的一切、那些回憶與真相,真的跟你說出來的故事一模一樣嗎?在你剪輯與訴說自身故事的過程中,有多少人被你列名為「加害者」?
 

湊佳苗非常善於運用不同角色的口吻來切入同一個事件。從《告白》、《贖罪》、《少女》、《為了N》等作品,也都能夠看出她對於女性心裡詮釋的功力之深厚。無論是她的小說還是翻拍電影,都會發現她的故事往往致力於刻劃「加害者與被害者的心理背景」來層層堆疊出「事件的真相」。加害者為何選擇加害?被害者又真的這麼無辜可憐嗎?電影【告白】提供了一個「加害者都曾經是被害者」的角度,讓我們在霸凌的議題上得到了新的省思觀點;【白雪公主殺人事件】更是巧妙融合了湊佳苗最擅長的「霸凌」與「女性黑暗面」這兩大拿手議題,並邀請全國民眾一起參與這場追兇盛宴。

就算你只是一個旁觀者,當你選擇相信了某人的故事那一刻起,你也同時加入了這本故事的剪輯團隊。所以,你真的清楚你相信的是什麼嗎?你也正在滋養這樣的霸凌文化嗎?



別於【告白】給人的沉重與震撼,【白雪公主殺人事件】大量採用了「媒體的亂象」──以詼諧、幽默的方式反諷脆弱的人性。從不曾間斷的Twitter PO文、電視新聞到關鍵時刻、新聞龍捲風這類的談話性節目,整部劇都被這些媒體所佔滿螢幕的同時,彷彿在告訴你「你是誰」已經不是由你自己發聲,而是由媒體幫你做定義。由媒體來決定你是不是一個有價值的人?還是一個只能默默評筆拉麵店的無名小卒?或是,一個廢物?一個罪該萬死的人?媒體殺死的,並不是劇中的任何一個角色,而是扼殺了每一個人對於自我認同的信念。

雖然片長兩個多小時,但故事鋪陳以一個懸疑緊湊又詼諧的模式、每一個段落、每一個角色都拼湊出新的火花,除非你把它當作推理劇在觀賞(有事嗎?),否則這兩個多小時絕對毫無冷場。我們的記憶會騙人,當我們的記憶有出現「遺忘的空隙」時,我們的潛意識便會自動編造「自認為合理的劇情」塞進這段空隙──好讓我們的記憶變成一個完整的故事。因此,光是看每一個角色描述起「自己的角度所看見的」事件,就以經夠值得令人玩味兒的了。

【告白】的霸凌力道十足,讓我們很難不去感受那份沉痛;這次【白雪公主殺人事件】則是以反諷與隱晦的方式──將「媒體霸凌」這個議題包裝得高雅又不失風趣、有溫度卻也不失深度。隨著案件抽絲剝繭到最後,你會發現你的內心深處,有著一片黑暗的世界──那裡爍著不曾熄滅的燭光。

就算全世界與你為敵,我仍然是你的夥伴。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